品牌项目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重任。学院依托学科优势以及智库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在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上的丰富研究成果开展培训,全方面诠释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应遵循哪些原则,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核心要求与具体举措,帮助学员准确领会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指导学员落实落细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 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共同富裕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框架/ 实施
  •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改革目标和原则、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由此拉开国企改革的帷幕。 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多个部委先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从国企分类和分层改革、改革国资管理体制、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国有资产交易、员工持股试点等方面制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为全国各地推进国企混改工作构建了基础性的政策框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新的表述。 学院依托浙江省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学院在社会治理、政府管理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培训课程体系。新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特别是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六次在中央党校(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年轻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应有的精神追求,应有的政治品格,应有的能力本领以及应有的作风操守,饱含了对年轻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对年轻干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鲜明要求。 学院因为学科特点而具有与国家和社会治理非常紧密结合的特征,学科、研究方向正是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领导力和管理素能全面契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跨部门沟通与冲突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应对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执行力,做绝对忠诚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国际政治格局态势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博弈思维与决策管理大数据时代的管理新思维/ 领导干部必备的经济学思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
  •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浙江大学校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设在公共管理学院,也是我国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政策主要智库。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空气污染治理的健康效益与协同政策设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等重大研究项目。 学院打造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整合政策、学界和业界最优的双碳领域专家库和实践资源,研修项目从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发展绿色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产业转型;技术进步,改善能源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五方面开展针对党政干部、企业家高端研修(培训)。以碳达峰和
  • 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超过了16.6%,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规划单列篇章重点规划数字化发展内容,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先行省份,自2003年“数字浙江”战略部署以来,省委、省政府锚定“数字浙江”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并撬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2021年2月,浙江省委召开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并明确“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改革时间表,到2025年,浙江要建成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数字浙江”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演绎了浙江精神,提供了浙江经验。近年来,学院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化改革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从部署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再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质量强国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院围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开设专题培训,传递创新理念和智慧,帮助地方政府推进制造业转型,帮助企业破解制约因素,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高端制造中国制造2025: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 新时代的消费行为特征与新时代消费文化趋势 / 与服务协同推进的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 / 高端制造产业集群规划与产业链设计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转型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战略 / 数字设计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与典型应用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竞争优势打造 / 探索跨境电商、社交电商、自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从突出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这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学院继续教育坚持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社会发展人才需要,为学员精准解读政策核心内容,精准把握施策的内涵要义。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