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同时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和宝贵经验,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如何用法律有效破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面临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通过立法来保障、规范和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2022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范柏乃教授领衔提交的关于制定《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促进条例》的议案,引起了省人大的高度重视,并列入了重要的立法计划。 在议案中,范柏乃等代表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具有广阔的优化空间和
  • 1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腾讯线上会议方式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线上专家咨询会,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国富、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钱文荣、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全体教师、继续教育全体职员共计85人出席专家咨询会,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荣主持,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军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方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指出:必须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产业的特点和参训学员自身实际,对“头雁”项目的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设计,要积极为学员搭建沟通交流和产学研对接平台。黄祖辉教授还对项目的师资队伍遴选、导师组工作机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黄祖辉教授强调全院教师和继续教育职员要充分认识“头雁”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重要性,办好本期“头雁”项目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指出:学院要充分发挥农林经济管理“双一流”学科优势,农经系全体教师将会给予大力支持,举全院之力打造具有公管特色的“头雁”品牌项目。钱文荣教授强调要把学
  • 一街道开展“幸福圆桌会”活动 马悦 摄 郁建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民众可及、可感的治理效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其中,持续为基层减负、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和依托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赋能是具有标志性的三大精准之策。全方位为基层减负 基层形式主义、留痕主义盛行,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等是长期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有鉴于此,中央出台一系列部署举措,真刀实枪地向基层形式主义“老大难”问题宣战,作出了为基层干部减负、为基层服务增效的重大部署。 2018年,针对基层干部反映较大的文山会海、频繁督查检查考核等问题,中办出台《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总量控制原则,为上级督查检查考核设定边界。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基层减负工作全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的文章《推动社会保障运行体系更加安全规范》发表于2023年1月3日《人民论坛》。【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旨在通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风险保障,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之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建设和改革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某些项目制度设计不合理、运行不规范。因此,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有关要求,朝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保障运行体系更加安全规范。【关键词】社会保障 安全规范 运行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中“安全规范”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当前,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某些项目制度设计不合理、运行不规范,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性。要在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同时,加快建立健
  • 金华市金东区打造了“金田共享”场景,用数字化手段将农田共享。近日,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就如何盘活农田,激发乡村活力接受浙江经视访谈节目《茅莹今日秀》采访。
  • 回望从消除绝对贫困到建设全面小康的中国攻坚,展望共同富裕的建设之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无不心潮澎湃。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受邀参加《这就是中国》栏目录制,与学校师生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智慧与高校担当。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过去40多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中国在城镇化方面的成就,既受惠于世界城镇化的经验和理论,又依靠自身的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标志着城镇化方向的重大调整。迈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更高站位、更广范围的新型城镇化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指引。浙江在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先行先试经验,将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提供丰富的素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吸收利用。一、浙江在新型城镇化领域的先行探索浙江历年来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1978年,浙江的城市化率仅为14.5%。改革开放后,浙江率先探索经济体制改革,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提出“城市化战略”,主动推进城镇化。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八八战略”的决策部署。2006年,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此后,浙江城镇化开始向高质量转型。2015年中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