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对其收入是否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795家全国性商协会2014-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予以回答,并基于行业协会商会的“会员逻辑”和“影响逻辑”刻画出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脱钩改革能够显著提升行业协会商会收入,它通过增强行业协会商会“会员逻辑”主导下的信息提供而非行动协调机制加以实现,“影响逻辑”主导的政策倡导和购买服务不显著提升行业协会商会收入。同时,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特征调节效应分析表明,脱钩改革对非工商服务业、非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行业协会商会收入的提升更加显著。这一发现从理论上将行业协会商会生存状况、资源获取和组织功能关系研究串联起来,拓展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影响行业协会商会功能的研究,也为行业协会商会适应脱钩改革后多样性资源获取机制路径选择提供有益启示。关键词:脱钩改革; 行业协会商会收入; 会员逻辑; 影响逻辑; 影响机制本文来源:《公共管理学报》2023年第4期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022016),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R20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岳文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钟鹏宇的文章发表于2023年10月20日《光明网》理论频道。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国情、省情与农情,亲自起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历经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以乡村空间治理为逻辑起点,“由点到面”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与精神文明共进、城乡全体人民共富的科学路径。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日益展现出理论之光与实践伟力,深刻理解“千万工程”的历史意义、科学逻辑与实践路径,对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理解“千万工程”带给浙江的系统性变革 (一)城乡全域美美与共,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重塑 “千万工程”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实现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融合”。在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统筹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1+4”的科学规划引领下,“千万工程
  • 2023年10月13-15日,“土地产权与空间治理”——第七届SSCI期刊联合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 Use Policy、《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城镇化与空间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并获得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学术及发展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可持续建设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土地学会、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城市综合开发专业委员会和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住房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10月13日开始报到,以“土地产权与空间治理”为主题,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的100余名嘉宾和代表出席会议,包括英国剑桥大
  • 2023年10月12日,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主办,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协办的“劳动保障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来自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浙江大学的师生共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现场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李昌徽,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傅鸿翔先后致辞。会议代表合影李实教授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有两大主题,一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把中国的“蛋糕”做大;二是努力把“蛋糕”分好。因此,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十分重要,要通过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优化,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的差距,有效解决不均等问题。李实教授致辞李昌徽局长指出,浙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在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创新举措,我们一直关注着
  • 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中国合作经济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作经济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代表260余人喜聚合肥,深入开展合作经济学术成果研讨交流,启示助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14日上午,论坛开幕式举行。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孙中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依次致辞讲话,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系列成就。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温涛教授,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副主任杜爱玉,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何秀荣,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旭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志刚
  • 2023年10月9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龚斌磊教授受邀在浙江电视台“政策面对面”栏目解读《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分析浙江出台的12条举措对强村公司发展的支撑作用。
  • 【摘要】考察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准备,必须深入阐发一个超越经济决定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可能性。文章认为,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本体论意义,而劳动是有目的性的活动,意识内在于并伴随着劳动的全部过程。强调劳动之于社会生活的本体论意义,理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意识、意识形态内在于并伴随着人的全部生存活动,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存在的总体,这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特别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又要注意严格区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同性质的问题,注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避免重犯“意识形态中心论”的错误,还要致力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自身的创新。【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文化;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正在迅速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必然在人们的思想上反映出来。不重视这些变化,不以这些变化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意识领域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就会失去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