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沈善洪基金颁奖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根据《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评选办法》,经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社科学部与理学部遴选推荐、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及公示,我院龚斌磊教授荣获“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 据悉,“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由沈善洪基金出资设立,旨在纪念沈善洪先生,支持浙江大学一流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鼓励青年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攀登学术高峰。该奖项面向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学学科研究、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的浙江大学青年学者和在海内外其他高校与研究机构工作的浙大校友。 2024年4月以来,经专家推荐,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和理学部推选“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奖候选人。经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6名第二届“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奖人选。 第二届“浙江大学沈善洪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奖名单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以上文章来源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众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
  • 编者荐语: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正式认定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由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支持建设的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参与申报。以下文章来源于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 ,作者触摸未来的 2024年12月16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遴选结果的通知》(浙社科办〔2024〕52号),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牵头申报的“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正式认定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由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支持建设的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参与申报。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依托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等4家在区域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实验室汇聚了包括多位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在内的35位高水平创新人才,核心使命是依托智能
  • 2024年12月7日,“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指数(2024)”发布会在第四届多学科大数据交叉融合创新学术年会举行。发布会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阮建青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指数(2024)的指标体系、基本趋势和使用说明。 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指数由浙大卡特-企研乡村产业研究团队创建,该指数已于2023年11月发布第一版,为持续跟踪我国乡村创新创业发展状况,今年以来,浙大卡特-企研乡村产业研究团队在原有基础上对乡村双创指数进行了更新,指数年份2014-2021年延续至2022年。2022版收集的原始数据新增约2700万条,总数据超7000万条。通过对比2022和2021年指数发现, 2022年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总指数为68.56,比2021年增加了2.26(涨幅约为3.41%);从二级指标来看,2022年涉农创新指数相较于2021年有较大增长,乡村创业指数则有所下降。从省级排名看,2022年中国乡村创新创业指数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浙江、福建、宁夏。从地市级排名看,2022年乡村创新创业指数排名前三的市分别是银川市、湖州市、西双版纳自治州。从
  • 12月16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发文,公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遴选结果。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被列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自2022年10月起启动,旨在聚焦国家战略,立足浙江实际,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前沿,创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推进实验研究,革新研究范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一批具有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制度创新、示范引领、服务社会发展、推动国际交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 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面向包容性公共治理的学科前沿方向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旨在搭建集数据、方法、平台为一体的计算社会科学底座,以解决城乡包容的发展能力、带动能力、融合能力建设问题,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和研判场景等实验产品。 实验室设有数智三农与农村发展、智慧城市与以城带乡、数字治理与服务等三个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公共管理学院茅锐教授任实验室执行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度挖掘许璇农业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加快构建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2024年11月13日至14日,由政协瑞安市委员会、浙江大学档案馆、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与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高校文史专家走进农学家许璇故里活动在浙江瑞安市举行。我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老师受邀参加,并作了《许璇对农业经济学的贡献》的学术汇报。 许璇先生是中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是我院农业经济学学科的重要创建者。1927年6月,许璇辞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回任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教授。1927年8月1日,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成立,改组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劳农学院,农业社会学系宣告成立,此为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学系之滥觞。1928年4月,按照大学区组织条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更名为浙江大学,许璇受聘劳农学院,担任农业社会学系主任。后接大学院令,1928年7月加“国立”二字,改称“国立浙江大学”。1929年1月,国立浙江大学劳农学院改称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许璇任农政学教授、农业社会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36年4月,竺可桢任
  • 2024年12月7日,浙江大学第二届应急管理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应急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会议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长三角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研究联盟主办,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省委党校等省内外高校学者,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浙江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政府部门代表以及青山集团等企业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现场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指出,浙江大学致力于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多年来,我校应急管理学科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以及省、市、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多项成果被采纳。他期待,通过本次论坛交流和研讨,能够为应急管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成果。赵志荣院长致辞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公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主持,何文炯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应急管理论坛的基本情况,并向参与到本次
  • 原编者按: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4年会于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办。本次年会以“信任与高质量的慈善”为主题,旨在探讨基金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积累信任,提升慈善活动的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台地区的千名伙伴参会。本文为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李实在开幕主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原题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推进的重点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官方公众号“CFF2008”,2024年12月11日。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李实发表主旨演讲 我来自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我们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研究院的主要宗旨是致力于研究共同富裕的理论问题和浙江的实践。在研究院成立3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研究共同富裕方面有了一些成果。 推进共同富裕最关键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