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发文,公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遴选结果。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被列为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自2022年10月起启动,旨在聚焦国家战略,立足浙江实际,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前沿,创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推进实验研究,革新研究范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一批具有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制度创新、示范引领、服务社会发展、推动国际交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
浙江大学包容智治与城乡融合实验室面向包容性公共治理的学科前沿方向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旨在搭建集数据、方法、平台为一体的计算社会科学底座,以解决城乡包容的发展能力、带动能力、融合能力建设问题,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和研判场景等实验产品。
实验室设有数智三农与农村发展、智慧城市与以城带乡、数字治理与服务等三个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公共管理学院茅锐教授任实验室执行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吴超长聘副教授、肖武长聘副教授任实验室首席专家。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三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