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谁来种地”有解(一号文件连连看③)▲2月18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纪王场乡孙老家村麦田,农民驾驶自走式高杆喷雾机进行田间管护作业。刘勤利摄(人民视觉)▲2月2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吉塘村,县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向村民解答油菜花期防寒知识。龙 涛摄(人民视觉) 谁来种地?这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聚焦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具体如何推进?还面临哪些挑战?来听听各方声音。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雨水节气刚过,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解放村农户代远富忙活了起来。“去年打了不少谷子,除了自家留下的,还卖了6000多斤。”代远富说,最近正在准备种子、化肥,3月份开始播种,得忙一阵子了。  “我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是有感情的,有时间就爱往地里跑跑看看,忙点也乐意。”聊起种地,代远富说,“年轻人如今在城里工作的多。村里种地的基本都是
  • 进城务工人员热衷带子女逛高校多所高校在寒假期间成为热门打卡地阅读提示全国各地多所高校陆续宣布面向社会开放,受到城市外来务工者的广泛关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带孩子逛校园”成为寒假期间进城务工人员的热门活动,各种趣味校园活动和教育资源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爷爷,我和妹妹去‘上’大学了!”2月20日,际冉带女儿向老家的长辈视频拜年,孩子激动地说起了寒假期间的经历。离开务工4年的北京后,际冉回到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照顾双胞胎女儿,她的心里一直有个念头:“要再带着孩子,来北京的大学看看。”就在2023年寒假来临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面向社会开放。《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这受到城市外来务工者的广泛关注:不论是阶段性进城打工,还是已经在城市站稳了脚跟,这些务工者都期待带着孩子走进大学校园。逛高校成寒假热门活动“1月27日那天是周六,早上人特别多,尤其是家长和孩子。”际冉清晰地记得,带着孩子去北京大学的那天,校门外排起了长长的进校参观队伍,际冉一家人还特意在校门口合照留念。童年时期的际冉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奔忙于城市高楼的脚手架间,
  • 近日,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史新杰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皇甫冰玉、密歇根州立大学金松青教授和浙江大学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高叙文研究员(通讯作者)合作撰写的学术论文“Property Rights, Labor Reallocation, and Gender Inequality”在组织和行为经济学顶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在线发表。该研究是团队机会公平和包容性发展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曾在2022年CAER-IFPRI学术年会、2023年美国农经学会年会、2023年中国留美经济学年会、2023年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收获同行专家评审意见,并荣获2023年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论坛博士生最佳论文奖。全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iehkc24b7G55(可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英文摘要This study examines the gender-differentiated effects of improved land property righ
  • 人勤春来早,开年即“开跑”。2月18日,农历新年上班首日,浙江召开“新春第一会”,会议锚定“人才”,进一步明确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号角吹响,无论是招聘单位还是求职者都铆足了劲,奔赴在“春风”里。从“跨省招工”,到专列出动包车返岗,再到各地召开大型招聘会,春节刚过,我们就感受到了浙江引才、揽才的暖意和热情。当前,城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浙江来说,必须把人才作为强省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对于“人才”,既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那么,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浙江如何抢人才、留人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苗青应邀接受潮新闻记者专访,进行解读。Q:浙江省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就召开大会聚焦“人才”,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次会议对于浙江人才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苗青:我认为至少从三个方面有特殊的意义。第一,在宏观上,阐明了人才对两个先行的意义。人才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重要。人才是发展的牛鼻子,牵住这个牛鼻子,就牵住了关键。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浙江这块热土上创新创业,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所以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召开人才相关的会议,实际上是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邹永华研究员接受《杭州日报》采访,分析未来房产买卖中介服务发展趋势。相关文章见刊于2024年2月22日第A06版。全文如下卖家通过社交平台卖出的房子。市民在国立公证处可实现二手房公证交易、带押过户、登记过户、现场打证“一条龙”服务。编者按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上期的4.2%降低为3.95%,这也创造了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大下调幅度。随着全国各城首套最低房贷利率均进入“3字头”,居民的购房成本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杭州二手房自主交易路径已打通了2个年头,为数百户家庭省下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购房成本。记者 刘园园“1个月走完选房到过户的所有流程;零元中介费,省下了4.5万元。”说起第一次在杭州买房经历,98年的姑娘高婧连用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常玩的社交平台可以刷到心仪的房子,更没想到过户手续还可以纯“自助”,最没想到的是最怕“踩坑”的中介费,这次顺利“避过”了。“像我这样自主交易二手房的案例越来越多了,小红书、闲鱼上你去搜搜看,现在还挂着很多经验帖,每篇的阅读量和讨论热度都很高。”掌握“流量密码”
  • 光明时评“村晚”“村游”“村超”“村购”“村播”……“欣欣向龙”的乡村经济为欢度2024年春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相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特别是一些不太具有知名度的县乡镇地区的增速抢眼。返乡聚会、下乡探店、反向旅游不断推动假日经济增长向基层下沉,各地方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抢占春节红利、助推乡村经济。例如,春节假期,湖北省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全省各地开展了2024年“游购乡村、欢聚荆楚”“大地情深、乡村村晚”“荆彩非遗、点燃生活”等乡村文旅系列活动;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乡村住宿、餐饮、购物和文旅活动一时火爆异常,一房难求、一桌难求、一座难求成了龙年春节的新景象。别开生面的假日乡村经济,折射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蓬勃气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生动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升、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9:1,连续14年呈缩小态势。亮眼的成绩单里蕴含着发
  • 摘要:运动式治理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地方治理方式。既有对运动式治理的研究多围绕运动式治理与常规化治理的关系而展开,强调二者相互补充或替代,同时假定治理常规化等同于治理制度化,但较少讨论运动式治理的长效化以及长效化与制度化的关系。文章基于运动式治理“常规化—长效化”分析框架,揭示运动式治理制度化的两阶段动态变迁过程以及运动式治理长效化的生成机制。对省域范围内“三改一拆”执法行动从发起到融入常规科层机制、再到嵌入长期发展战略的长时段制度化转型分析表明,与中央战略目标和地方发展实际相契合、治理机制的常规化建设以及社会认同的形成,实现了政治、行政与社会合法性的叠加,推动了运动式治理的长效化。关键词:运动式治理 中心工作 制度化 常规化 长效化本文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4年第1期作者简介向淼: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郁建兴(通讯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首席专家。 问题的提出 运动式治理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地方治理方式。既有研究围绕运动式治理的历史渊源、形成机制、运行过程、特征与类型、效果与功能展开分析,指出在自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