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浙江大学第一届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应急管理”。会议由浙江大学和长三角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研究联盟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委党校等省内外高校学者、应急管理部专家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浙江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浙江消防救援系统等政府部门代表以及人保财险公司、华信咨询设计公司等企业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何文炯教授主持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浙江大学总会计师石毅铭、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陈三强、人保财险浙江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熊彦、浙江省应急管理研究会会长胡征宇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主持。石毅铭总会计师致辞 浙江大学总会计师石毅铭指出,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助力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在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在银川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11月29日,宁夏银川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讲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感悟“千万工程”中的实践伟力,悟规律、学方法、增智慧,切实将蕴含其中的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指导银川工作实际的有效举措,助力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赵旭辉,市委副书记、市长陶少华,市政协主席魏和清参加,市委副书记刘国强主持。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卡特)郭红东教授,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现乡村振兴”为题作了专题辅导。会议以视频会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第一巡回督导组成员,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同志,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银川市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在主会场参加。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
  •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司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来感谢信,感谢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员胡伟斌积极参与有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工作。 信中提到,胡伟斌同志高质量完成了有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工作,提出一系列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到部司领导的肯定。特此对浙大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和胡伟斌同志的支持配合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工作协同和合作交流,强化智库支撑,共同推动相关研究工作高质量开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涉及培训系统有: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
  • 近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方恺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闻频道英文直播采访,围绕《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The first Global Stocktake)的重要性进行评论。 方恺教授表示,“盘点”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协议尤为必要。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例,今年距离2030目标年已经过半,但实际上很多可持续发展目标严重偏离了预期轨道,有必要进行“全球盘点”。 对《巴黎协定》来说,尽管国际社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但气候变化的速度依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有研究证明,在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中至少9个已被激活。因此,最新的联合国IPCC报告指出应更新减排目标,加大减排力度,才可能实现1.5°C或2°C温控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首次“全球盘点”不仅仅关注数据的真实性,还关注世界各国采取气候战略和政策的有效性。从这一点上讲,首次“全球盘点”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也为接下来的气候行动提供了方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
  • 树立一个标杆,带动一片区域,服务一方产业。近日浙江公布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典型,什么是家庭农场,为什么要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它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为积极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我省都出台了哪些重要举措?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龚斌磊教授受邀做客浙江电视台“政策面对面”栏目《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浙江这样做!》和《家庭农场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解读相关话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涉及培训系统有: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
  • 🔘何文炯说:“共同富裕的要义,一是富裕,二是共享,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残疾人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从增收致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自身全面发展等方面设置发展目标。(摄影 张西蒙) 1959年,何文炯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之不易,所以当上大学老师后,他关注最多的是民生问题,是普通老百姓的事情。何文炯认为,在我国,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身份与其基本权益和福利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他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改善的最初动力。 改革开放后,何文炯幸运地考入杭州大学(1998年与其他三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浙江大学)数学系,并于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后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3年,杭州大学安排何文炯主持保险与精算专业建设。那时,我国正处于保险业改革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的探索初期,为了将杭州大学的保险与精算专业办起来,何文炯奔赴北京,到中央财经大学(时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进修学习。在北京的一年,他没日没夜地泡在图书馆读书,为了顺利挑起全职教师的担子,一口气通过20多门考试。1994年,35岁的
  • 原编者按: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形成了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生动局面,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强大助力。 如何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促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邵安接受了《法治日报》记者的采访。 法治日报 记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邵安:从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平安建设的概念关系看,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中国本土概念,具有原创性价值,且两者内涵有较多重合交叉之处。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治理范式,具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平安中国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平安建设提供普适性治理规律、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而平安中国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总体目标和根本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平安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升到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社会环境。因此,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意味着平安建设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群众的期待要求更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