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术沙龙第三期“国土空间规划行业转型与展望”在紫金港校区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本期学术沙龙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教育部第三批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土地大数据创新团队负责人岳文泽任主讲人。岳文泽教授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兼任城市研究国际Top期刊《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编委、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员等职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土地利用科学、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近些年来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正在主持或参与多个地方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国际SSCI/SCI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本期学术沙龙,岳文泽教授为我院继续教育职员分享了《空间规划行业转型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作为主讲人,岳文泽国土空间的相关课题及政策背景、国土空间相关的培训及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系所专业发展历程及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
  • 5月6日,浙江大学求是城市与低碳学术论坛第二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本期学术论坛由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恺做《碳标签的探索与展望》的演讲报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谭荣作为评论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学院继续教育各事业部职员参加了论坛。作为主讲人,方恺从碳标签概念辨析和相关研究进展、碳标签政府与社会组织低碳实践、企业低碳实践、公众对碳标签产品的支付意愿和碳标签制度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分享了《碳标签的探索与展望》。以下为分享的部分内容:方恺重点讲授了碳标签发展历史、碳标签核算及实践、公众对碳标签产品的支付愿望等内容。碳标签是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实现双碳战略重要核算指标,对企业转型升级和碳标签产品有着重要意义。此次讲座不仅是继续教育与学院融合的一次实践,通过参加学院学术活动建立起继续教育与学科融合的桥梁,也是继续教育事业专业化发展必由之路。接下来,在学院知名专家指导下我们将针对碳标签政策与治理、碳标签产品开发等方
  • 5月6日,浙江大学求是城市与低碳学术论坛第二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来自学院各部门职员近20人参加了本次沙龙学术论坛。本期学术论坛由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恺作为主讲人,从碳标签概念辨析和相关研究进展、碳标签政府与社会组织低碳实践、企业低碳实践、公众对碳标签产品的支付意愿和碳标签制度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分享了《碳标签的探索与展望》的演讲报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谭荣作为评论人出席了本次论坛。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文科A类)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永华担任主持。本期报告受到热情欢迎,探讨环节中,石敏俊高度称赞了本次的分享内容,并提出建议,与方恺探讨互动,学院同事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本次学术论坛由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空气污染治理的健康效益评估和协同政策
  • 4月28日下午,2022年浙江大学管理能力专项培训班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由浙江大学人力资源处协同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举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本次培训班参训学员主要是学校拟晋升管理六级职员的科职干部,从高校管理干部高校管理理论、领导力、数字化思维等出发设置了公共管理概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科教发展战略、政治学、电子政务、应急管理等模块18门课程。
  • 2022年4月23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简称“研究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大会审议通过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何文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米红教授,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红妹教授、刘晓婷教授、中心秘书长杨一心副教授当选理事。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连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12月1日,在北京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社团,研究会理事会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有关部委的专家学者以及残疾人专业工作者组成。2021年研究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全国社会组织,并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长期以来,浙江大学重视残疾人研究,组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的研究人员,围绕残疾人生活、福利和权益保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与政府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和民间残疾人服务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支重要的研究队伍,得到
  • 为促进学科、系所融合,助力继教事业发展,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决议开展2022年度学科分享系列沙龙活动。4月20日,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的张翔副教授带来第一课,继续教育全员参加本次沙龙,主任陈军担任主持。陈军主任介绍了沙龙的背景与目的,希望大家在活动中认真聆听、积极探讨,为自己的工作开拓思路、增添灵感、寻找新的机会与可能。张翔副教授将众多实例与继教情况相结合,从学科基本情况、学位点、学科排名到学科贡献以及继教相关业务部门,生动、全面地介绍了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的学科建设、导师情况和研究热点。系列沙龙活动受到热情欢迎,探讨环节中,多位同事积极提出想法,与张翔副教授产生热烈互动,中心同事纷纷表示收获满满。陈军主任表示,这次沙龙的圆满举办是一次良好的开端,之后将再接再厉,聚焦继教培训需求,定期组织沙龙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持续为同事们的学科、系所合作牵线搭桥,进而促进我院继教事业发展,也欢迎各位同事提出想法一起探讨。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此后又多次阐释双碳目标,为我国制定低碳战略和完整的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国急需培养一批管理科学精湛、能源资源利用高效、践行绿色低碳的的干部和企业家为未来发展提前布局,同时共创新的个人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空气污染治理的健康效益与协同政策设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实现路径与政策创新”等重大研究项目。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石敏俊团队是目前国际、国内知名的“双碳战略”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团队之一。该团队由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谭荣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方恺研究员以及一大批研究人员组成。近日,团队专家组成员谭荣教授《中国低碳治理体系:理论逻辑和实践展望》发表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谭荣在文章中表示,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