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2003年,“八八战略”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和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六大统筹工作全面展开,浙江成为全国最早发布和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的省份。 《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实施20年来,浙江的城乡发展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内在机理如何、有哪些经验,以及未来城市与乡村如何更好地比翼齐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约研究员胡伟斌做客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解读相关话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
  • 3月2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发布了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浙江大学两大学科——公共管理学和农林经济管理学,双双获评泰晤士高等教育A+评级。 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是一个基于中国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以全球大学为参照的中国大学绩效评估表。该评级衡量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核心使命,包括教学、研究、国际展望和知识转移。绩效指标可分为5个领域,分别是: 1.教学(学习环境) 2.研究(发表量、收入和声誉) 3.引用(研究影响力) 4.国际展望(国际学术人员、学生和国际合著) 5.行业收入(知识转移) 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的数据来自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3年和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术声誉调查、2022和2023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学术声誉调查以及爱思唯尔(Elsevier)文献计量数据库。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
  • 浙江大学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机制改革研讨会会议现场 2024年3月30日,由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办的“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机制改革”研讨会,在公共管理学院901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开化县、江山市、慈溪市、象山县、长兴县、安吉县和德清县七个县(市)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局和医共体的2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研讨,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刘涛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黄飚点评。 首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刘晓婷对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课题情况和研究结果进行汇报,就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绩效评价和相关影响机制等进行了陈述。随后,与会的地区医保、卫健和医共体负责人,结合各自的改革发展经验展开讨论。 江山市医保局副局长徐海军围绕县域医共体建设、住院DRGs支付方式与总额预付的实践困境进行思考,并提出优化建议,包括如何推动医保支付方式在撬动供给侧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江山市人民医院医保科科长周丽萍介绍了医共体内部人财物统一问题,并针对县域医共体从过度医疗到紧缩医疗产生的质量问题等进行讨论。开化县医保中心主任江志斌从
  • 据日前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消息,浙江省2023年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公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郭红东教授与其团队杨光远、赵华、白荣荣多次深入环县,以40多年羊产业发展为素材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的《地方政府如何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甘肃环县羊产业发展的实践》获得2023年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环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引进等措施,建立推广优质肉用羊、提纯复壮黑山羊、引育纯繁奶山羊“三羊开泰”产业体系,政、研、企、社、村、户、服“七位一体”的经营体系,以及一级车间培育良种、二级车间杂交扩繁、三级车间专业育肥、四级车间屠宰加工、五级车间熟食开发的“五级二元”生产体系,把养殖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产业主体有效联结在一起,持续推进草羊产业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甘肃环县羊产业发展实践的案例,为地方政府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引领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等措施,
  •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王正绪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采访,围绕数字技术与基层民主治理展开深入讨论。电视片介绍了中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如何利用电子平台实现村民间的协商与基层民主治理。王正绪教授分享了浙江省村庄率先采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村庄协商和管理地方事务的先进经验。数字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交换和汇总信息,从而更好地表达需求并协调决策。外国同事们也深受启发,纷纷对这些数字化村庄表示印象深刻。 面对数字化协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王正绪教授指出,拥有大量信息和利用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管理社区事务是重大进步。然而,信息的可用性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需要强有力且智能的监控和调控信息环境,避免扭曲或制造的信息影响公共事务。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平衡高效与公平,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 数字技术与基层民主治理的结合为推动社区发展与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学院将继续关注数字技术在民主治理中的创新应用,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民主、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我们期待着新技术持续为社区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与挑战,共同开创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民主治理的融
  • 2024年3月27日,爱思唯尔(Elsevier) 重磅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次高被引学者的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地、系统性的得到了展现。 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共有38位学者上榜,其中,我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付慧真、政府管理系教授顾昕、土地管理系教授何俊仁(Peter Ho)、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授苗青、土地管理系长聘教授谭荣、土地管理系教授吴宇哲、土地管理系教授岳文泽、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周萍等8人上榜。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
  • 2024年3月26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教授就青年发展型城市相关话题接受央视东方时空采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 张蔚文: 城市对青年的核心吸引力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物质上的获得感,再就是精神上的幸福感。 所谓物质上的获得感,是由青年在这个城市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共同决定的。收入是青年群体流动落户的关键因素。他要求城市具有稳定的产业业态、活跃的企业集群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使青年能够得到一个灵活的就业环境,并从中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也是影响城市青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房价带来的潜在经济压力。所以对青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一定是能解决青年住房、租房、购房等现实需求城市,或者至少是高收入能够抵消一部分生活成本的城市。 关于精神上的幸福感,这是一个更综合的概念。它的基础是城市为青年提供的各类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它的核心是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生活方式。青年群体更倾向于定居在拥有文化、休闲娱乐、交通等便利设施的城市。这些便利设施的存在,一是让青年群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