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浙江大学-景宁县生态环保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于9月19日在浙江大学开班,景宁畲族自治县副县长吴海东,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景宁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县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队长刘海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军出席本次开班仪式,仪式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事业部主任王晶晶主持。景宁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和环保干部均参加本次培训。陈军向学员们介绍了浙江大学生态文明学科组团建设成果以及公共管理学院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等方面研究成果。陈军表示景宁县是国家生态县,是闻名全球生态一流的“诗画畲乡”,进入新时代景宁县要抓住生态环境优秀县的基础,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大文章。他强调学院将全力展示浙江大学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景宁县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培训。吴海东指出本次培训既是景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环保铁军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生态环境“好中更有优”的关键举措,更是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同志休整蓄力的现实需要,希望全体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
  • 9月19日,由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组织部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浙江大学-威海市环翠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开班,威海市环翠区委组织部人才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王菲,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祖辉教授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事业部主任项鹏军主持本次开班仪式。王菲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向学员提出了此次培训的具体要求,她指出本次培训班是威海市环翠区逆势突围、比学赶超的具体行动,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干部成长、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启迪思维、推动发展的实际需求。她强调全体学员要带着目标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系统总结先进地区新理念、好经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措施,并要求学员梳理良好作风,展现良好状态。黄祖辉对威海市环翠区的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要求,希望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汲取浙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营养,并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黄祖辉指出学院将利用
  • 由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浙江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工作培训班于9月19日在浙江大学开班。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天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晨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处长孙磐主持。姚晨指出2018年以来,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开展市场监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数字化在市场监管运用的重大成果。数字化改革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高级阶段,提高系统整体效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建立健全应用体系。她强调,近年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放管服”改革、数字化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市场监管改革为对象开展了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市场主体活力、全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发布等研究,本期培训班将全力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成果、提供典型案例。姚晨还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学科建设成果、科研成果。徐天平表示信息化对于国家大业而言,是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对于行政部门而言,是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是民心所向的德政工程
  • 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浙江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于9月19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开班,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俊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尹存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出席本次开班典礼并讲话,开班典礼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事业部部长徐荷双主持。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自治区各盟市政府分管领导,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负责同志,各盟市科技局、高新区和有关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培训。钱文荣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角度出发,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他指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后,高消耗、高排放为主的产业机构本身难以生存,需要以创新驱动取代原来的要素驱动,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激发强大内生动力是本次培训的重要议题。同时钱文荣还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历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成果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管理的师资优势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尹存良表示本次培训机会难得,并强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工作而言是新机遇、
  • 【培训地点】浙江大学【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培训保障】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5、培训结束后,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政治忠诚、公道正派、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组工干部队伍,推动垦区组织工作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强、优、美、富、新”的新垦区提供优良组织保证,江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江苏农垦组工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班为期四天,江苏省农垦集团组工干部六十余人参加本次培训。9月6日上午,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姚准明、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党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会议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事业部主任马庆喜主持。陈军介绍了浙江大学发展历史、“双一流”建设情况以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发展建设成果。陈军指出江苏农垦集团是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一流本科专业,在乡村振兴、公共管理等方面可以提供富有针对性、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陈军强调,数字经济、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的金名片,浙
  • 8月22上午,受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委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浙江大学-甘肃省“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省级示范性培训班开班,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赵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荣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李海鲜主持。谭荣表示“三支一扶”是全国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方针,特别是在三农问题方面,通过“三支一扶”平台,引进基层优秀人才,储备基层人才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谭荣强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学科,设在我院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教育部首批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是“985”第二期人文社会科学A类创新基地,近年来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众多“三农”和乡村振兴的决策咨询与建议报告,受到中央和省部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在连续四年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均获得A+的优异成绩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榜单。赵斌指出此次培训是甘肃省人社厅党组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