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大系统培训班

发布者:李坤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114

【培训对象】

国家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培训特色】

百年底蕴人文日新:浙江大学有着127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东方剑桥”,英才辈出,人文深厚,浙江大学在党政干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每年培训人数达38万人次,是政府的思想库和领导干部的摇篮。

高屋建瓴浓缩精华:课程计划由浙江大学精心设计、经典打造,体现国际视野与地方实践,强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汇集新信息,以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短期内为党政、企业干部提供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最实用的工作经验。

名师亲授现场教学:以案例教学的模式,采用课堂授课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聘请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及实战专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等亲自授课,提供反映以浙江省及长三角区域创新为主线,以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为题材,以干部能力提升为目的的现场教学。

东西互动区域合作: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依托,以浙江大学学科综合优势为支撑,通过人才培训与交流,促进东西部地区交流、区域间密切合作,强化社会服务高强辐射的教学特色。

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为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当下, 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 加快民主政治进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背景下,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培训工作,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代表学习培训工作,建立完善代表学习培训保障制度,健全代表学习培训网络,充实代表学习培训内容,改进代表学习培训方法,不断增强代表学习培训效果。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依托浙江大学以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师资、研究院等优势,设计了一系列针对人大代表队伍建设的专业培训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联系方式】

老师:15700176206(微信同号)

【课程安排】

时间

课程

第一天

全天

学员报到   办理入住

第二天

上午

习近平人大制度重要思想与实践创新——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视角

下午

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与人大依法监督

第三天

上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2025

下午

现场教学: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教学主题: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

第四天

上午

浙江省关于基层矛盾有效化解与群众工作办法

下午

现场教学:诸暨枫桥镇(“枫桥经验”)

教学主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五天

上午

理念变革与思维创新

下午

现场教学:安吉余村

教学主题:“两山”理念发源地

第六天

上午

提高议案建议质量,增强代表履职能力

下午

人大干部的法律风险防范   

第七天

全天

学员返程

【备选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一政治理论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

4

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宪法思想与实践

4

3

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定制度自信

4

4

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大制度

4

6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

4

7

国情、民生、发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解决路径

4

8

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

9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两会精神解读

4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4

11

现场教学: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教学主题: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

4

12

现场教学: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

教学主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警示教育

4

13

现场教学: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教学主题:红色教育、党史教育、爱国精神、宪法精神

4

14

现场教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教学主题: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

 4

15

现场教学: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

教学主题:红色教育、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

 4

16

现场教学:吴山清风廉政教育基地

教学主题:廉政文化教育

 4

                               课程模块二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提高人大依法履职能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4

2

代表法、监督法解读及如何加强人大监督工作

4

3

人大代表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

4

4

地方人大的沿革,现状与发展创新

4

5

人大代表如何依法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法检工作报告

4

6

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

4

7

社会调查与参政议政

4

8

浙江省关于基层矛盾有效化解与群众工作办法

4

9

围绕中心促发展,注重创新求实效---杭州人大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4

10

当今国际形势及中国战略

4

11

博弈论与决策思维    

4

12

人大代表如何提升媒体应对能力

4

13

人大干部法律风险防范

4

14

人大干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

15

人大干部的情商管理与压力缓解   

4

16

党性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

4

17

现场教学:杭州外桐坞村

教学主题:全域旅游、历史文化、乡村振兴

4

18

现场教学:杭州市天水街道人大代表基层联络站

教学主题: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4

19

现场教学:新华三集团

教学主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4

20

现场教学:桐庐环溪村

教学主题:基层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人大联络站运行机制、人大代表履职分享

4

                               课程模块三:财经和预算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和预算法,依法加强和改进预决算审查监督

4

2

新时代人大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

4

3

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4

人大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监管与问责

4

5

人大财经监督方式与创新

4

6

我国财政运行和财税改革

4

7

当前财政体制改革重点与思路

4

7

预算法与预算改革

4

8

新时代人大预算、国资、债务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

4

9

现场教学:杭州城市规划与展览馆   

教学主题:城市高质量发展

4

10

现场教学:中国财税博物馆

教学主题:财税历史、改革与发展

4

                               课程模块四人大教科文卫工作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使命和担当

4

2

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4

3

关于基础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4

4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4

5

科创环境营造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4

6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

4

7

人大工作助推科技、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4

8

文化遗产立法与地方立法权

4

9

加强文化立法,促进文旅融合

4

10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4

11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

4

12

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的实践与规范

4

13

人大教科文卫工作浅谈

4

14

现场教学:杭州小古城村

教学主题: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旅产业发展

4

15

场教学:湖州安吉余村

主题:“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

4

16

现场教学: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教学主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中华民族历史

4

17

现场教学: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教学主题: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4

18

现场教学:萧山机器人小镇

教学主题:特色小镇、科技创新、小镇规划智慧联运

4

19

现场教学:乌镇互联网小镇

教学主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20

现场教学:海康威视

教学主题:杭州“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建设

4

                               课程模块五:立法工作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新时代立法工作形势、任务、要求解读

4

2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人大代表的参与立法的水平和能力

4

3

中国立法与中国法治建设

4

4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4

5

我国地方立法制度

4

6

代表如何参与立法工作

4

7

地方立法的权限

4

8

学习立法法,积极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4

                               课程模块六:环境与资源保护专题

序号

课程题目

课程学时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4

2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生态保护

4

3

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目标:挑战、机遇与实现路径

4

4

新形势下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

4

5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的浙江经验

4

6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浙江乡村振兴创新案例解析

4

7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4

8

新能源的最新发展趋势

4

9

现场教学:杭州市余杭区花园村

教学主题:千万工程、乡村基层党建、“三治融合”

4

10

现场教学: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

教学主题: 未来乡村、共同富裕、数字乡村、集体经济

4

11

现场教学: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

教学主题: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4

12

现场教学: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发源地

教学主题: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如何转化成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

4

13

现场教学:诸暨市枫桥镇、枫桥经验陈列馆

教学主题:枫桥经验、基层治理

4

14

现场教学:余杭青山村

教学主题:乡村自然环境保护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探索

4

15

现场教学:西溪湿地

教学主题:湿地生态保护

4

16

现场教学: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全球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是集低碳科技普及、绿色建筑展示、低碳学术交流和低碳信息传播等职能为一体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是公众及青少年了解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的“第二课堂”。

4

【证书发放】

 按照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相关文件规定,对按照计划全程参加学习和考核的学员在结业时颁发由浙江大学统一印制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学员在报名时应提供姓名、性别、单位和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学员可以凭证书编号在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网站证书“查询验证”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