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林雯研究员(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与博士研究生梁江源的合作论文“Regulatory Decentralization and Food Safety: Evidence from China”在农业经济学顶级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在线发表。该论文是林雯研究员食物经济团队关于食品安全议题的系列成果之一,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72103180; 722731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号:22JJD790079)的阶段性成果。论文曾经荣获2023年清华大学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和2023年第15届CAER-IFPRI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
1文章概要
长期以来,关于公共物品应由集中化还是分权化的制度安排供给,经济学理论并无定论。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分权可以通过地方信息优势、辖区间竞争以及权力提升带来的激励实现公共物品的高效生产。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规模经济、公共物品的溢出效应导致的搭便车现象等,分权提供公共物品并不一定能改善社会福利。
该论文以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考察政府监管权力下放如何影响公共物品提供,从而为尚未定论的经济学分权理论提供实证依据。具体而言,我们利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权力从省级政府下放至市级政府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一个涵盖2010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318个地级市的食品安全事件数据库,并在检验该数据集内部、外部有效性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上述监管分权改革对地级市食品安全事件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1)在经历了分权改革的地级市中,食品安全的事件数显著下降。(2)分权改革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信息机制:权力下放给拥有本地信息更多的市级政府,降低其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信息成本;第二、问责机制:伴随监管权力下放的还包括监管责任,分权后地级市政府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加重,增加地方食品安全法规条例等。(3)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和行业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监管分权主要改善了规模较大和存续时间较长的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但质量的改善并没有损害食品加工和制造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本研究表明信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地方信息在分权提供公共物品中的作用。
2作者简介
3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jae.12484
文章转载自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众号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三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