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现场赛在成都顺利落下帷幕。我院龚斌磊教授领衔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龚斌磊、汪笑溪、黄飚、高叙文)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正高组一等奖(最高奖)。
赛事介绍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是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的本科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四新”建设。本届比赛历时9个月,全国32个赛区1249所高校10万多名教师参加校赛,2.5万名教师参加了省(区、市)赛,覆盖全部学科门类。最终共计483门课程的1779位教师(含团队教师)参加国赛。
课程介绍
在乡村振兴提出一二三产融合的背景下,课程组在国内率先将《产业经济学》作为农林经济管理(简称农经)本科生必修课。作为教育部重大专项“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农经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直面“知农爱农”育人目标和“不懂农不爱农”现实学情间的矛盾,探索面向大国三农的教学改革。依托A+和双一流学科,在哈佛学派“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理论-实践”双层SCP教学体系,在“思政引领、螺旋上升”理念创新的指引下,通过内容创新(S)、方法创新(C)、考核创新(P),以及“社会+计算+耕读” (S-C-P)的平台创新,将西方工业化视角的课程改造成具有中国特色、服务大国三农的课程。
主讲教师介绍
主讲教师龚斌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与教育部重大专项首席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副秘书长、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AAEA)中国分会主席、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青工委副主任、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主讲《产业经济学》《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主持多项教育部教指委教改项目,主编的中、英、法文版教材和参考读物,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学习强国平台、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和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立项建设教材。教学成果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赛特等奖2项,以及教育部农经教指委优秀成果奖。近年来,他带领的课程团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努力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