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教授接受央视东方时空栏目采访,就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提升精神体验进行解读。
主持人: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城市不仅给人发展的机会,也应该承担给人提供美感和精神上的满足。从城市开发进入到城市经营,我们应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当中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什么样的目标呢?来听一听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蔚文的解读。
张蔚文:
第一,塑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形象,如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打造青年运动健身场所,加快青年租赁社区改造,为青年提供创意社交的公共空间等等。
第二,通过微改造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通过局部的拆建、功能置换等等手段,使历史遗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三,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格局和品质,因地制宜地增加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规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强化公共空间的慢行可达性,加快绿色建筑改造等等。
第四,以智慧治理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鼓励在城市更新当中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优化城市服务和管理,提升居民和游客的体验。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