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诗画杭州。
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立,
因水而兴,因水而名,
因水而美~
要说水美,
就不得不说说美丽河湖——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区生态治理项目了,
一起去看看吧~
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区
丁兰区块河道,位于远近闻名的孝道之乡—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辖区水网密布,风景秀丽,共有丁桥新城二号港、大农港、五会港、同协河、勤丰港、东风港、三义港、丁桥一号港、丁桥二号港、泥桥港等10条河道,总长约19.5公里,水域面积约28.8万平方米,流经丁兰街道22个社区,53个小区。
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区生态治理项目是杭州市治水示范工程的先进代表,项目综合采用了多项技术手段,通过强化管理、有效治理,制定了全新的河道管治理念与技术路线,创新形成了“生态修复设备强化”相结合的城市水系综合治理体系,为杭州乃至全国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维养提供新的解决思路。该标准化试点已经在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树立治水工程“杭州标准”,成为“美丽河道”示范蓝本。
绿道贯通,花团景簇,园林小品点缀
人与环境和谐共融
曾经的城乡接合部再现
“钱塘江畔金江干”的美颜
“水清、树绿、岸美”重现丁兰片区
这是怎么做到的?
丁兰综合治水示范区生态治理项目综合采用多相微滤系统净化配水技术40000t/d、底泥冒封技术、排出口预处理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态浮岛技术、水下森林构建技术、生物操控技术。处理后水体的浊度显著下降,河道透明度明显改善,水质指标全年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
此外,丁兰河道采取“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治理模式,统筹丁兰流域10条河道进行一次性联动治理,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流域治理转变,统一立项、统一招标,改变对单条河道分时、分段、分项治理的老做法,打通涉水工程管理流程,提升治水成效;统筹实施“截、通、清、建、治、配、绿、管”八大举措,推动河道水质与河道景观的双向提升。
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以“家规文化”、“孝道文化”为主题,建成全国首条家规文化绿道—大农港家规文化绿道。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逸现场教学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