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一区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翠苑一区社区教育实训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村(社区)干部教育实训基地,将20年来社区党委持续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持之以恒为民服务的历程经验,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享、实地体验、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现,将基层治理生动实践融入主题教育中,为党员干部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
翠苑一区简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翠苑一区始建于1984年,面积0.21平方公里,居民3146户,人口近万人。社区党委牢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等指示精神,不断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将“民呼我为”精神贯穿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翠苑一区社区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3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曾先后在2003年4月、5月、6月来翠苑一区调研指导。同年9月,建成浙江省第一家老年食堂,并收到习近平同志的贺信,信中提出“要对群众的呼声有所应、有所为”。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收到社区的汇报信后回信,肯定了社区工作的同时提出了“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殷切期望。
近年来,翠苑一区社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民情三谈”机制和“六个一”工作法,聚焦居民教育、养老、文化、健康、便民等需求,不断拓展和解决居民群众的民生服务短板,从“一老一小一弱”入手,建成社区“珠链式”民生综合体,统筹居家养老中心、医疗健康管理、健康小屋、健康药房等功能配套建设,打造了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创智基地”、邻里之家社区工作室、成长驿站、“残疾人之家”工疗站、“孝心车位”、实现了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的民生服务。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百余项省市荣誉。
2021年6月,翠苑一区启动了“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街道上下广泛发动,成立专班,全面推进未来社区各项工作,社区通过数字赋能,重塑基层管理数智架构,结合“民呼我为”和“西湖码”综合应用,形成了“一码、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工作格局,实现“152”和“141”体系的融通结合,实现群众上报事件1分钟签收、30分钟流转处置、24小时办结反馈。社区通过物联感知设备,进一步谋划打造数字化生活场景,通过“一键养老”数字化手段为老年人用餐提供健康指导,解决老年人高频需求场景和生活关键问题,不断迭代提升“老年食堂”服务品质,实现线下服务跃迁至线上的数字化服务。社区通过大物业服务管理改革,开发邻里互助、智慧停车、独居监护、报事报修、疫情防控、积分声望等轻量化小程序,实现了让群众“呼”得更方便、社区“应”得更快速、干部“为”得更扎实。
现场教学
学习伟大历程 感悟时代精神
历史昭示未来,奋斗铸就辉煌,翠苑一区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和“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指示精神,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之行、十九大代表讲初心等教育,达到强党建、提素质、优作风、精服务的效果。
幸福路线
主题
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学习“民呼我为”工作方法,全方位了解翠苑一区红色建设发展历程,学习三位一体、四个增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创新模式。
流程
1、参观:幸福之窗→九曲池→苑中院广场→老年食堂(4.0版)翠松居康养中心→黄手绢小红灯助老帮困→孝心车位→翠苑第一幼儿园→翠印迹未来社区驾驶舱(40分钟)
2、座谈交流: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社区服务(40分钟,限50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逸现场教学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