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于 5 月 7 日至 5 月 20 日,分两期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了全省乡村振兴干部示范培训班,对全省乡村振兴部门 181 名“一把手”开展培训,既提升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又增强了他们对开展培训工作的认识,促进河南省培训工作上台阶。
一是主题突出,精心课程设置。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效果,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心设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创新和实践案例、乡村振兴之浙江经验、健全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6 个专题讲座,既是一次党性教育,又是一次业务辅导。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还有集中讨论。培训内容不仅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二是强化效果,精选师资力量。选好教师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此次培训选聘的教师,均在乡村振兴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行业工作经验,既有浙江省经验丰富的“三农”工作领导干部,又有浙江高校农村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浙江省委党校的专职教授。他们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授课程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大量引用浙江案例进行分析,力争找出能与河南实际相结合的经验,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学员们纷纷表示大受裨益,深受鼓舞,给予一致好评。
三是学思结合,精准培训方式。这次培训班分为两期进行,每期 5 天时间,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培训效果,河南省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理论+现场教学+研讨”的模式,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到现场实践观摩,晚上围绕理论和实践,谈心得和体会,做到当天学习当天趁热消化,强化培训效果。要求每个学员针对白天学习内容、实地教学感受进行 5 分钟发言,谈学习体会,说思想困惑,解工作难题,让全省乡村振兴部门干部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也获得了启示,使学员们感到很充实、很受益。
四是安排周密,精细服务保障。两期培训班,按照预先制定好的培训计划,从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到晚上研讨都作了周密安排、精细服务,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整个培训过程紧张有序。精心制作了学员手册,建立了学员微信群,从食宿安排、课程内容、天气提醒等各个方面,为学员及时提供实时的信息提醒,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由于培训人员多,两期培训班都安排了责任心强、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两名老师担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开展全天候跟班管理和服务。培训过程中,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安排下步工作。一期培训结束后召开经验总结会,对授课情况、吃住行等方面进行再优化,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调整工作中的不足,使学员能够安心学习。
五是检验效果,严格课程评估。为检验培训效果,在每期培训班课程结束时,均开展了课程评估,向参训学员发放了《课程师资满意度调查表》,学员对任课教师和课程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每位参训学员都按要求撰写了 1000 字左右的心得体会。同时,安排跟班班主任在培训结束一周后,抽取 10 名县级乡村振兴局局长、1 名市级乡村振兴局局长进行电话回访,检验培训效果。学员们纷纷反映,此次培训班选题符合学员的需求,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充实,现场教学点选的准,专家教授们授课水平较高,学员们普遍感到学有所获,受益良多。
(根据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