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拥有团队管理科学方法、熟悉农业产业经营模式的乡村产业带头人队伍。
自2022年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联合多所高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阶段线下培育2月8日上午开班。
2023年2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线下学习阶段第二期培训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开班。浙江大学求是特聘一级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导师组组长黄祖辉,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人事处干部乌日很出席本阶段的开班仪式并讲话,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事业部主任曹晓雅主持开班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机械大户、农畜牧产品加工流通、农资生产经营等领域的140余名“头雁”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黄祖辉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学科优势和浙江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先行优势,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角度出发,阐述了内蒙古头雁项目的内涵、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头雁”在全面推动内蒙古乡村振兴方面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乌日很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强调了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举办背景和重要目的、意义,她表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建设一支有基础有潜力高素质的队伍至关重要,要求学员努力当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领头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专家授课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学习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实地观摩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造真抓实干过硬本领,为内蒙古乡村振兴夯实基石。
据悉,本次培育计划既是农业农村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致富增收的的重要途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系统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扶持的有力推进,旨在让学员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努力探索出富有内蒙古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