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地点】浙江大学
【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保障】
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
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
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
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5、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校友待遇。
6、实施课程评估机制,向每位学员发放课程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听取学员的评价。
【交通方式】学员报到当天,我校派专车到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学员;结束学习后,我校派专车送至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请尽量集中乘坐同一航班或火车。
【教室布置】课程讲义、校内生活小贴士、学员桌签、横幅、课间茶水、笔记本等必备物资。
【联系方式】
陈老师:0571-56750081或13777856020(微信同号)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也可依主办方具体情况定制。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智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 |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智慧产业 |
数字技术革命与智慧经济发展 | |
物联网、大数据及智慧城市建设 | |
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 |
智慧经济与企业转型升级 | |
智慧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 | |
智慧经济、移动互联与电子商务新热点 | |
智慧城市建设 |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分析 | |
智慧城市:城市科学发展必由之路 | |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实践 | |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理念之浙江交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 |
智慧城市交通顶层设计理念与实践 | |
智慧经济产业园区发展 | 智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与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 | |
空间布局与产业形态建设 | |
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实务 | |
“城区、园区、景区”三区同建 | |
智慧产业园区的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 | |
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第三代区域发展样本一一“滨江模式研究 | |
浙江特色与浙江经验 | 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实践 |
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与最多跑一次:推进智慧政府转型 | |
发展智慧农业 助力精准扶贫 | |
杭州市智慧医疗产业惠民的探索和实践 | |
现场教学 | 杭州滨江高新区(智慧e谷) 主题:智慧经济产业园区发展 |
银江科技产业园 主题:智慧经济产业园区发展 | |
桐庐行政服务中心 主题:智慧政务与智慧经济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