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地点】浙江大学
【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保障】
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
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
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
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5、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校友待遇。
6、实施课程评估机制,向每位学员发放课程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听取学员的评价。
【交通方式】学员报到当天,我校派专车到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学员;结束学习后,我校派专车送至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请尽量集中乘坐同一航班或火车。
【教室布置】课程讲义、校内生活小贴士、学员桌签、横幅、课间茶水、笔记本等必备物资。
【联系方式】
陈老师:0571-56750081或13777856020(微信同号)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也可依主办方具体情况定制。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党中央经济政策前瞻 | |
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分析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全球产业变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转移趋势 | |
经济增长新阶段与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
“十四五”时期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研究 | |
发展战略性特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 |
加快工业动能转换,振兴实体经济 | |
新型产业平台、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与振兴实体经济 | |
国际局势对我国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对应 | |
现代金融服务在实体经济和在招商中发挥的作用 | |
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数字化 | |
新时期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探索 | |
区块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 |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辨析 | |
智能制造时代下,如何构建研发、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平台 | |
“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下的营商环境建设 |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 |
典型案例与浙江经验 | 金融监管机构支持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台州做法 |
地方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浙江省上市工作 | |
现场教学 | 主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主题:金融产业聚集的特色小镇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