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地点】浙江大学
【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保障】
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
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
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
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5、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校友待遇。
6、实施课程评估机制,向每位学员发放课程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听取学员的评价。
【交通方式】学员报到当天,我校派专车到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学员;结束学习后,我校派专车送至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请尽量集中乘坐同一航班或火车。
【教室布置】课程讲义、校内生活小贴士、学员桌签、横幅、课间茶水、笔记本等必备物资。
【联系方式】
陈老师:0571-56750081或13777856020(微信同号)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也可依主办方具体情况定制。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
城市群背景下市域交通现代化发展探究 | |
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思考新形势下的交通秩序管理 | |
综合交通大脑的系统框架与关键技术——对“交通强国”背景下交通新基建的若干思考 | |
面向拥堵治理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 |
缓解城市拥堵交通组织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解读 | |
大数据和区块链赋能智能交通高质量发展 | |
城市交通系统的动态平衡原理与控制技术 | |
融媒体形势下的交通安全宣传策划与产品输出 | |
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 | |
交通事故涉及道路设施隐患深度调查与治理要点 |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体系构成及应用 | |
高速公路勤务改革和重点车辆管理 | |
以TOD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 |
基于车路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责任认定 | |
交通系统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 | |
交通事故减量控大综合治理 | |
浙江经验 | 杭州城市大脑建设及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
杭州营造文明交通社会环境的实践经验 | |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理念之浙江交通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 |
浙江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经验分享 | |
现场教学 | 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 主题: 重温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 |
浙江省交通厅 主题:浙江省交通枢纽建设与交通一体化建设 | |
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 主题: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
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主题:智慧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