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对象】政法干部系统干部
【培训地点】浙江大学
【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保障】
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
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
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
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5、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校友待遇。
6、实施课程评估机制,向每位学员发放课程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听取学员的评价。
【交通方式】学员报到当天,我校派专车到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学员;结束学习后,我校派专车送至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请尽量集中乘坐同一航班或火车。
【教室布置】课程讲义、校内生活小贴士、学员桌签、横幅、课间茶水、笔记本等必备物资。
【联系方式】
陈老师:0571-56750081或13777856020(微信同号)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也可依主办方具体情况定制:
主干课程
《政法工作条例》解读及政法教育整顿反思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
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
构建现代法治思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
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方法与思路 |
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程序若干问题研究及案例分析 |
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
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能力提升 |
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 |
创新执法方式与防范执法风险 |
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网络平台的操作管理和日常维护 |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
全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着力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 |
提高提升政治修养、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
如何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
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 |
弘扬宪法精神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养成 |
落实全面依法治市责任 |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
依法治市与依法行政 |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
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应付 |
新时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新举措 |
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 |
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
服务型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 |
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 |
综合课程
浙江省智能政法与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
法治公安建设实践与思考——浙江省经验介绍半天 |
浙江互联网+政法工作经验分享 |
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和塔”工作架构及要求 |
“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城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
转变执法理念,提高城管执法工作成效 |
法治视野下城市治理的难点和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