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地点】浙江大学
【培训方式】课堂学习(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等);线上学习(直播、录播相结合);混合教学(课堂学习+线上学习);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培训师资】以浙大为主的高校教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教师队伍。
【培训费用】视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培训证书】根据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证书发放管理规定,学员学习期满,参与全部核心课程的培训,考核通过,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保障】
1、严格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教学实施的组织,严谨周密,管理高效有序;配备专职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管理,做好培训班日常管理,负责做好课程准备、教师接待、资料准备等工作,联络协调学员的食宿、现场教学等方面工作
2、需求调研精准、教学设计专业: 教学设计要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遴选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效果出色的教师;
3、课程设计,师资结构合理,教材配备完整:组织方式从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与学习参观、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相结合; 根据干部特点,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
4、培训效果转化:推进培训效果的转化,课间交流,课后思考,培训后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5、培训结束后,建立学员档案并统一归入浙江大学档案馆,享受浙江大学校友待遇。
6、实施课程评估机制,向每位学员发放课程评估问卷,及时了解、听取学员的评价。
【交通方式】学员报到当天,我校派专车到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迎接学员;结束学习后,我校派专车送至杭州火车站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请尽量集中乘坐同一航班或火车。
【教室布置】课程讲义、校内生活小贴士、学员桌签、横幅、课间茶水、笔记本等必备物资。
【联系方式】
陈老师:0571-56750081或13777856020(微信同号)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也可依主办方具体情况定制。
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局是顶层组织的设计,是全局性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职能的重新定位,强调的是“保障”,是医疗服务的第三方支付管理,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组合保证,它既要完成“社会保险”的职责,也要完成“医疗救助”的功能。
培训对象:面向各级卫生管理系统、医疗保障系统干部、职工。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仅供参考) |
核心课程 | 全民医保制度建议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医养结合新方向 | |
医保基金管理体系建设 | |
医疗保障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 |
浙江省医保智能监管/标本兼治,探索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 | |
加强医保监管,整治医药乱象药械招标采购实践与探索 | |
医保信息编码标准 | |
大数据+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 |
医保政策配合三医联动 | |
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 | |
新医改内涵与医院改革发展 | |
高水平医联体建设和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解读 | |
医联体模式的浙江实践——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 | |
“智慧医疗”的浙江经验 | |
杭州市智慧医疗信息惠民的探索和实践 | |
现场教学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题:从“邵医”模式探讨现代医疗改革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题:智慧医疗、医院精细化管理 |
乡村振兴培训、社会治理培训、城市管理培训、履职能力培训、应急管理培训、社会保障系统培训、高校培训、两新培训、生态文明培训、市场监督培训、纪检监察培训、农业农村培训、创新创业培训、非公企业、高校改革培训、三农培训、自然资源培训、县域经济培训、国土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大数据、民营经济培训、医保培训、社保培训、国土空间培训、军人事务培训、能源培训等。
涉及培训系统有:
司法系统、教育系统、公安系统、财政系统、检察院、档案系统、工商联、卫健委、宣传系统、城管局、审计系统、档案系统、民宗委、人社局、管委会、编办系统、协会、网信办、文广旅游局、住建系统、卫健系统、医疗系统、金融系统、银行系统培训、城市管理、财税系统、地铁系统、电力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