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拓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思维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5月19日,宜春市公安局今年第一批领导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大学管理培训中心顺利开班。部分宜春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局直各单位主官和部分优秀科所队长共计71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早在2年前,宜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万秀奇在2014年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就提出,要创新党务培训工作。2年来,该项培训被列入宜春市直单位干部培训办班计划,万秀奇亲自审定了教学方案。按照计划,自2015年起,宜春公安每年举办1—2次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培训,根本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应对新形势发展变化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干部培训班在浙大开班
“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浙大玉泉校区内,身临于浙大‘求是创新’学术氛围中,有幸聆听6位浙大资深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的独到见解,使我进一步感受到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认识到新常态下公安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及如何在新常态下提升个人能力和责任意识……”近日,宜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袁州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杨振耀在自己的浙大研修学习心得体会《面对新常态 把握新思维》中,作了如是描述记录。
宜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维稳办主任钟勇介绍称,本次浙江大学宜春市公安领导干部培训班,是宜春公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宜春公安为应对形势发展变化对公安工作的需要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安排,也是该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了解,本次浙大培训虽然只有5天时间,但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学习内容丰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金融行业最新形势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博弈思维、中国“一路一带”发展战略解读、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等,培训主要采取专题报告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宜春市公安局经过认真研究及积极争取,在今年初即制定了两期培训计划,这次浙江大学培训班是第一期培训班。
创新精神转化为工作新动力
宜春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万秀奇早在2014年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就提出,要创新党务培训工作。
2015年初,高校培训计划即被列入了宜春市直单位干部培训办班计划。万秀奇亲自审定了教学方案,分管局领导对课程安排和经费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训练处、警务保障处等部门密切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并明确争取每年举办1~2次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培训。
该局希望,学员们通过这次宝贵而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充电加油”。
举办此次浙江大学培训班,宜春市公安局的根本目的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推动工作,要求学员们要坚持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今年确立的工作目标,密切联系本部门本警种工作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厘清工作思路,切实把这次学习培训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促进发展的良策。
将学习融入工作和生活中去,将学习转变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状态和工作态度,培训班的成效正逐步体现在宜春公安队伍的工作当中。
“为期5天的学习生活充实、愉快,感觉不虚此行。”该局科信支队曾勤是此批学员之一,提到切身感触,他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收获了更多的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思路,最突出的体会是感受到了杭州扑面而来、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这将让他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
此次培训班学习下来,宜春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吴爱新总感觉不“解渴”、不过瘾,也感触称,6堂名家名师名人的授课,理念前沿,观念新颖,学识渊博,学风精湛,声情并茂,幽默风趣。
其间,5月21日,他还“偷偷”地参加了浙大120周年庆生活动,自称看到一篇“雄文”《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让其耳目一新。以致返回宜春后,他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查字典,找资料,粗略地领略了这篇校庆公告。得出的结论是:浙大的发展,强调的是创新精神。
将公安工作实际融入教学内容
此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宜春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公安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宜春市公安局于2015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宜春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高级研修班。
此次研修班共有来自各县(市)公安局、局直各单位党务干部,共53人参加了学习培训。
研修班注重实战实效,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加强法治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对培训课程进行了个性化设计。
在此次北大高级研修班开班前,该局将聘请一流专家授课、优化教学内容摆在第一位,努力实现最好的学习培训效果。因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大多是各单位党组织书记,研修班着重从培养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理论修养,拓展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入手,将公安工作实际融入教学内容。
培训前6个月,该局即与北京大学反复沟通协调相关专家的授课时间和课程设置,最终精选确定了8堂培训课程,涵盖中国法治、经济形势、反腐倡廉、社会管理、舆情引导、党性修养、领导艺术、国学精神等多个方面,对于提升公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在4天的培训中,共安排了8次课堂教学、1次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教学和1次北大校史馆参观。
课上,博士生导师、北大十佳教师、中国立法学之父周旺生的“中国法治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主席、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委员会主任委员、公安部宣传局原局长、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的“突发敏感事件和舆论引导与危机管理”,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忠民的“当前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创新”,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管理学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白彦教授的“领导艺术”,中央纪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纪检监察报》社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本刚的“廉政建设与党性修养”、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党建专家蔡志强的“加强党性锻炼推进‘三严三实’”以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贸易专家、著名经济学家王俊宜的“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著名学者张辛的“孔子智慧与国学基本精神”等课程,激起了学员的强烈反响。
培训研修不间断打造学习型公安
有这样一个细节,培训期间,宜春公安培训班的学员们统一着装、列队上课,与高校莘莘学子一起在校园食堂就餐,这无疑充分展示了宜春公安的良好学风和警风。
学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从“干部”到“学员”和从“业务工作”到“集体学习”的两大转变,迅速进入角色,真正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向老师学、向书本学,不断地感受体悟。
其间,培训班还将北大名家讲座时间安排表公布,供有兴趣的学员晚上聆听。研修班时间紧、内容充实丰富、要求严,学员们全天上课,晚上继续上课或者复习讨论,中午仅有短暂午休,直到学习结束,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实践在培训时间、空间上的全覆盖,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最大化地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
除了珍惜这样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外,学员总的体会是,此类研修班、培训班都是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公安的有效载体,是宜春市公安局机关从优待警的具体举措。
而此类培训班实实在在的收获是,学员们通过回炉学习培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厘清了思路、提升了能力,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学习经历。更多的,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有更多的思考。
培训班期间,提倡学员们进行现场互动,分享学习体会,而每次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都会进行学习心得的撰写工作,宜春市公安局也及时将此整理汇编成册,并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细致地总结,将好的做法坚持下去,以争取今后每年举办1-2次全市公安机关党务干部培训。
在更多的日常工作中,宜春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机关民警的思想动态,着力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