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12月,浙江省委主动转变治理逻辑,全省各地、省直各部门积极探索政务创新改革。2018年3月,“最多跑一次”改革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正在促使全球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者、受益者,逐渐转变为全球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先行者、开拓者”,我院郁建兴院长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的,也是中国的,还可以是世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功,不仅可以为全国改革探路,还可以引领世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郁院长表明: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要抓手,做到以“服”定“放”;另一方面要紧握强监管、优服务这个关键环节,实现寓“管”于“服”。
我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培训,都围绕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2017年5月,浙江省颁布全国首个《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2018年1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并予以肯定。
随后,我院立即响应,召集课题研究组展开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并多次举办与此次改革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培训班。
201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社和中共浙江省委共同举办“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专题研究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标准化建设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将企业、民众的办事成本内化为统一、高效的行政过程,实现“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最多跑一次”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是最典型的“放管服”改革。2018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未来五年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
最近两年来,我院课题组基于对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跟踪研究,课题组以“E跑通”为抓手,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浙江模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1.0版向2.0版转型升级。我院以浙江省、陕西省西安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苏省“不见面审批”、湖北省武汉市“三办”改革等为重点,对各地“放管服”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多次开办此项专题的研修班,受到了广大干部学员们的广发好评。
受浙江省委政研室委托,我院成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课题组,研究浙江省政务改革实践的可行性,以体验式调查方式走访了全省各市(县)多个服务大厅, 登录了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APP,实际感受“最多跑一次”的在线用户体验。
“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下一步我院要以“放管服”改革为支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撬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的深化改革和治理转型。比如我院特为内蒙古自治区质监系统专门开设的“放管服”改革实务培训班,就取得了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
今天,“最多跑一次”已发展到“一次不用跑”,这是改革新理念与网络新技术充分融合的创新设计。当下,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团队的研究目标不再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是“只见数据跑路,不用群众跑腿”。
改革归根结蒂是为了加强服务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培训项目的力度,持续提升全国各地党政领导干部政务工作的水平,我们不断举办了精彩多样又实用全面的政务改革研修班。
为了继续大力加强研修班的品牌质量和高端服务,我院请来了浙江大学及其他高校、机关的知名专家来授课,教学内容既实用又深入。比较典型的课程有:“以为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集中化改革”“以行政审批服务中介市场化改革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详解”“高新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建设与品牌打造、招才引智的经验借鉴”“浙江省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浙江省‘放管服’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经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浙江经验,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的搭建与运营”等等。
我们浙大公管培训一直怀着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在各领域全方位对党政领导干部继续教育水平,持续推进机关干部、企业家等的研修培训项目。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互动和现场教学中,学员们特别有满足感,授课教师也特别有成就感。
热忱欢迎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业家等来我院参加培训活动。学员们结业之后可以把前沿知识和理论经验带回单位,应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新时代的开拓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