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教授为我院干部培训班作新型城镇化专题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1-19浏览次数:221

11月19日上午,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教授为我院承办“义马市党政领导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作“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思考”的主题讲座。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文科领军人才、我院博士生导师石敏俊教授主持报告会,义马市52名领导干部听取了报告。

微信图片_20190126110633.jpg

在王国平教授的课堂上,全场反响强烈,互动气氛特别活跃。王国平教授就义马市TOD模式的集聚效应展开,强调要一揽子研究并解决高铁线、高铁站、高铁枢纽、高铁组团、高铁经济、高铁时代等6个方面的问题,要以高铁、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铁新城”,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126110644.jpg

王国平教授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已经从“有没有” 向“好不好”转变,从“快中求好”向“好中求快”转变,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化2.0的发展模式,即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王国平教授表明,如果说快中求好是1.0,那么好中求快就是2.0。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关键要做到“七个新突破”:在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上求得新突破; 在坚持城市群主体形态上求得新突破; 在坚持“两轮驱动”发展路径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导向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四化同步”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XOD+PPP+EPC”发展模式上求得新突破;在坚持“六高”方针上求得新突破。

 在学员互动环节,有学员向王国平教授提问:“坚持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处理好“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那么,我们义马市具体应该怎么做?”王国平很生动地解答:“一方面,义马市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打造“一体两翼多组团”的城乡空间结构,加快构筑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格局。另一方面,义马市要通过“规划共绘、设施共联、市场共构、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机制共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加快义渑一体化发展,不断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商业、贸易、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

微信图片_20190126110649.jpg

又有学员提问,杭州始终将“环境立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那么我们义马市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王国平这样讲,“义马市要坚持两轮驱动发展,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三门峡市东部副中心和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重要节点城市。”

王国平教授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去实现精细化管理。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借鸡下蛋”,实现“两个效应”,实现“自转和公转目标”,最终完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王国平表示,北京、上海两市的市委书记,也是带着在杭州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带动城市的新一轮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126110658.jpg

 最后由石敏俊教授做了课堂点评,王书记的讲座既有理论研究支撑又有实践应用,对各地实现新型城镇化有针对性方案,学员们受益匪浅。王书记提出的“XOD”模式是借鉴“TOD”模式的理念,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我们认为,“XOD+PPP+EPC”的理论基础是“地租理论”,特别是“级差地租理论”。只有按照王国平教授记提出的“七个突破”要求规划城市,根据“地租理论”实现“XOD+PPP+EPC”,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